威廉williamhill注册平台

关于蜡膜铸造知识的解析与分享(2)

2021.04.07

二、模料种类及性能要求

1) 模料的分类

随着蜡膜铸造工艺的发展,模料的种类日益繁多,组成各不相同。通常按模料熔点的高低将其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模料。

低温模料的熔点低于60°C,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石蜡—硬脂酸各百分之五十的模料属于这一类;

高温模料的熔点高于120°C,组成为松香百分之五十、地蜡百分之二十、聚苯乙烯百分之三十的模料即为较典型的高温模料。

中温模料的熔点介于上述两类模料之间,现用的中温模料基本上可分为松香基和蜡基模料两种。

2)模料性能的基本要求

热物理性能:合适的熔化温度和凝固区间、较小的热膨胀和收缩、较高的耐热性(软化点)和模料在液态时应无析出物,固态时无相变;

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柔韧性等;

工艺性能:主要有粘度(或流动性)、灰分、涂挂性等。

三、制模工艺

按照模料的规定成分和配比,将各种原料熔融成液态,混合并搅拌均匀,滤去杂质浇制成糊状模料,即可以压制熔模。压制熔模普遍采用压制成型的办法。该方法允许使用液态、半液态以及固态、半固态模料。液态和半液态模料在低的压力下压制成型,称为压注成型;半固态或固态模料在高的压力下压制成型,称为挤压成型。无论是压注成型还是挤压成型,都必须考虑充填和凝固时的优缺点。

1)压注成型

压注成型的注蜡温度多在熔点以下,此时模料是液、固两相共存的浆状或糊状。呈浆状的模料中,液相量显著超过固相量,所以仍保留着液体的流动性。在这种状态下压注,熔模表面具有较低的粗糙度,而且不易出现由于紊流、飞溅带来的表面缺陷。糊状模料的温度比浆状模料更低,已失去流动性,虽少有表面缺陷,但却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

模料压注成型时,在保证良好充填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低的模料温度和压型工作温度。压力的选择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压力大熔模收缩率小,但压力和压注速度过大,会使熔模表面不光滑,产生“鼓泡”(熔模表皮下气泡膨胀),同时,使模料飞溅出现冷隔缺陷。在制模过程中,为了避免模料粘附压型,提高熔模表面光洁度,应使用分型剂,特别是对于松香基模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