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williamhill注册平台

你知道树脂砂铸造VS覆膜砂铸造铁、模覆砂的区别是什么吗?

2021.05.15

树脂砂铸造是利用呋喃树脂和固化剂进行造型生产的铸造,即用擦洗砂、呋喃树脂和固化剂按比例进行混制,凝固后浇铸的铸造。膜砂铸造是利用擦洗砂、酚醛树脂、硬脂酸钙、乌洛托品混制出覆膜砂,再进行加热,凝固后造型的。
在造型、制芯前砂粒表面上已覆有一层固态树脂膜的型砂、芯砂称为覆膜砂,也称壳型(芯)砂。它一开始是一种热固性树脂砂,由德国克罗宁(CRONING)博士于1944年发明。其工艺过程是将粉状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与原砂机械混合,加热时固化。现已发展成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加潜伏性固化剂(如乌洛托品)与润滑剂(如硬脂酸钙)通过一定的覆膜工艺配制成膜砂,覆膜砂受热时包覆在砂粒表面的树脂熔融,在乌洛托品分解出的亚甲基的作用下,熔融的树脂由线性结构迅速转变成不熔体的体型结构,从而使覆膜砂固化成型。覆膜砂一般为干态颗粒状,近年来我国已有厂家开发出湿态和粘稠状覆膜砂。
铁型覆砂(Iron based coated sand),铸造生产技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铸造工作者在国内外铸造同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铸造技术方法,是有别于砂型铸造、消失模实型铸造、V法铸造、金属型铸造、壳型铸造、石蜡铸造、陶瓷铸造、钢丸铸造等铸造方法的一种半精密铸造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属模型——铸铁模型(故有时也叫铁模覆砂Iron mold coated sand)以及与铸件外形近形的铸铁型腔作为砂箱铁型,近形的铁型上覆盖一层6~10㎜的覆膜砂砂胎形成铸型用于浇注成铸件——此即铁型覆砂铸造。
  铁模覆砂工艺设计中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覆砂厚度对铸件质量和生产成本都很重要。覆砂厚度过大,不但影响其激冷效果,也加大了生产成本。覆砂厚度过小,激冷过重,铸件的硬度高,不便精加工。一般情况下,精加工面覆砂较厚,非加工面覆砂较薄;珠光体基体材质的铸件覆砂较薄,铁素体基体的铸件覆砂较厚;热节点覆砂较薄,非热节点覆砂较厚;铸件大且形状复杂时,覆砂要厚,否则影响砂的流速,途中固化,致使铸型下部充砂不实。
(2)如果铸件的高度大,在下部要设“气塞”,防止起模时下部产生真空区不能进气,吸伤铸型。
(3)在加热铁模及砂型时,要控制其加热温度及整体温度的均匀性。
(4)在设计分型面时,尽可能使上下型(砂箱)高度均匀,减少充砂路程,便于使覆膜砂充实铸型。
(5)砂箱与铁模底板的接触面,砂箱上要开设排气道,其大小以只能充分排气而不能跑砂为准则(一般是用手锯开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