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砂壳型造型工艺优点
1、壳型造型:
壳型造型是指将树脂砂与预热到150-350℃的金属接触,从而形成与金属模外形轮廓一致的型腔,厚度6一12.5mm的坚硬薄壳的造型方法。
壳型造型与传统用桐油、合脂、水玻璃、粘土作粘结剂的铸造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优点:铸件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铸件表面光洁、粗糙度可达12.5—6.3um;可浇注薄壁铸件;铸件废品率低;提高了生产率。
3、壳型(芯)的制造方法通常有两种:
1)、翻斗法——常用于制作壳型
2)、吹砂法——常用于制作壳芯
其基本原理是把金属模板或芯盒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覆膜砂中的树脂受热软化、熔融、硬化,其工艺流程如下:
清理模板(芯盒)—模板(芯盒〉加热—喷涂分型剂—制壳(包括烘烤,此时覆膜砂已混制)——顶壳——合型—准备浇注。
冷法覆膜工艺,将原砂以及热固性粉状的酚醛树脂加入到混砂机里面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溶剂继续混合,直到粉末状的树脂被完全融化粘覆在砂粒表面、溶剂挥发完,再等到出砂之后经过破碎和筛选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方法混砂的时间会比较长,溶剂的消耗量也很大,而且挥发出来的溶剂气体非常容易发生,这就导致了冷法覆膜工艺的使用次数非常少,几乎不用。
铸钢覆膜砂原砂的选用及特点
铸钢覆膜砂是一种新型的覆膜砂,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综合铸造性能,它具有强度高、流动性好、固化快、SiO2含量高、耐高温、发气量低、流动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阀壳、缓冲接头、钢轴、工程挖掘机、箱角件等铸钢件的造型材料中。
铸钢覆膜砂首先应进行原砂选择。生产实践中,由于钢液浇注温度斗劲较大,对原砂的耐火度要求较高,一般原砂的硫化物含量应超过98%,而且要注意原砂的粒形和分布环境,好的是选用的是耐火度可高达1900-2000℃的特种人造砂,这种原砂不仅粒形好,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化学粘砂问题,其角形系数小,粒度适中,能使砂粒成倍地接近圆形,在不加异物的情况下,得到的树脂膜会比较厚,有利于提高砂芯的强度。
铸钢覆膜砂的特点:1、原砂SiO含量高,粒度分部合理,能有效防止铸钢粘砂。2、特殊铸钢可采用取代锆砂的非石英质砂。3、原砂的选择、形处理、活化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复盖砂的强度。4、降低树脂和固化剂的使用量,复合树脂有效提高冷热强度,避免皮下气孔。5、复合固化剂使复盖砂在制芯、浇注过程中不产生氨,改善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