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砂工艺的发展历程
新型制芯、造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铸造生产工艺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其提高了砂型(芯)的尺寸精度,简化了制芯工艺,减少了能耗,降低了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铸件质量(铸件尺寸、表面粗糙度),使砂型铸造朝着近无余量铸件的铸造工艺迈出了一大步。但应当指出,制芯、制型法目前均在一定的范围内适用。生产实际应用上具体选用哪一种工艺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考虑生产纲领、材质、尺寸的大小以及质量要求外,还需考虑投资大小、能源供应、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以及公害、污染等因素。
我国在50年代末就开展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由于当时我国壳型用酚醛树脂的性能不过关和供应难以保证,价格也较高,而且当时我国还没有的覆膜砂生产设备,特别是汽车工业十分落后,对铸件也没有很高的质量要求等多方面的原因,壳型工艺在我国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铸件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一汽从英国引进了一套热法树脂覆膜砂设备,并通过技术消化开发出了国产热法覆膜砂混砂装置。随后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等一些科研单位和院校一方面改进覆膜砂混砂设备,提高它的牵引动力和搅拌速度,从而改善了酚醛树脂在硅砂表面的覆膜效果,另一方面,在方面过程中添加各种附加物,以提高覆膜砂的强度、耐热性和溃散性,于是树脂覆膜砂在我国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工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树脂覆膜砂生产厂家已达200—300家,覆膜砂年产量超过50万吨,覆膜砂的品种也从单一的普通型覆膜砂,发展到了目前的高强度、低发气、耐高温、速固化、低膨胀和易溃散等多种性能的覆膜砂,以及离心铸造用、激冷型和湿态造型用等覆膜砂。
铸钢覆膜砂锻造工艺优点:
成本低,一次性出资少。铸钢覆膜砂锻工艺制型(芯)一次投酬报热芯盒射芯机和模具。射心机的价钱在1.6-3.5万元之间,模具价钱在0.6-1.0万元之间。
成本低的铸钢覆膜砂锻造工艺制壳资料只要覆膜砂与脱模剂配合使用,制壳只有一台射芯机耗电。制壳环节少,(1)制壳环节少,出产周期短的覆膜砂模锻工艺操作气压压力将覆膜砂模锻入金属型腔,选用电加热棒加热金属型腔,使覆膜砂模锻硬化,形成型壳,然后合箱浇注,加热过程只需1-3 min (视工件而定),周期短,环节少。
选择铸钢覆膜砂热芯箱技术采用双工位射芯机,每班生产值150模,每模12个铸件,每班生产值1800个铸件,人均生产值是人工外形的6倍。我们可以选择高温类的铸钢覆膜砂产品。该铸钢覆膜砂在高温条件下操作,具有强度高、耐热性长的优势,因此该铸钢覆膜砂产品合用于各种集装箱和策念头缸体等复杂的膜砂铸铁件的生产制造。
覆膜砂产品强度好
随着锻造规模在新时期工业科技背景下的增长,行业市场对铸钢件的概况质量和尺寸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覆膜砂不仅具有传统覆膜砂在强度、流动性、芯盒填充和储存时间方面的特点,而且在冷热强度、耐高温功能、抗粘砂等方面上具有更高的质量优点和技术优点。我们可以选择易碎的涂层砂产品。
覆膜砂产品强度好,具有很好的低温溃散性,更适合有色金属铸件的生产制造。覆膜砂制芯有多种方式,可分为热固性方式和冷固性方式,覆膜砂制芯属于热固性方式。但覆膜砂操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里谈一下覆膜砂厂家的经验。
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厂房条件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覆膜砂砂芯的存放周期。制芯会在模具上粘有酚醛树脂和砂粒,须及时清理并喷上脱模剂,否则会越积越多,当开模时会使砂芯脱落或变形。随着原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覆膜砂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自90年代以来,覆膜砂的应用增长速度增快,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已形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