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型(模具)温度
铸型温度是影响壳层厚度及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控制在220~260℃,并根据下列原则选定:
(1)保证覆膜砂上的树脂软化及固化所需的足够热量;
(2)保证形成需要的壳厚且壳型(芯)表面不焦化;
(3)尽量缩短结壳及硬化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射砂压力及时间
射砂时间一般控制在3~10s,时间过短则砂型(芯)不能成型。射砂压力一般为0.6MPa左右;压力过低时,易造成射不足或疏松现象。
覆膜砂射芯机制作的芯质量好,这个制芯工艺易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射芯机制芯还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噪声低的特点,应用很广泛。采用了全新的脱模出芯方式。在开模的同时芯棒下抽,砂芯由底板直接送出。其明显优点是:砂芯受力合理,脱模快,取芯方便。并且采用了新型多功能下压式直冲射砂气包,实现了高压气流吹均压射砂,环形芯盒模腔可得到均实充砂,有效地保证了砂芯的结构强度。
为改善覆膜砂的性能加入的附加物
1、硬脂酸钙:
加入硬脂酸钙可以增加覆膜砂的流动性和强度,使型(芯)表面致密、光洁,制壳时易于脱模。此外,它还能使壳型砂储存时不结块。其加入量一般为占砂重的0.25—0.5%。(JB/T8834—2001)为:硬脂酸钙为树脂量的6%。
2、石英粉:
加入石英粉可以改善铸件表面光洁度,但200目以下的石英粉宜少加,否则影响强度。一般加入量占砂重2%左右。
3、水:
水作为乌洛脱品的溶剂,使它能均匀分布,并起控制混砂过程化学反应速度及降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