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眼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充塞着型砂的孔洞类缺陷。胀砂浇注时在金属液的压力作用下,铸型型壁移动,铸件局部胀大形成的缺陷。为了防止胀砂,应提高砂型强度、砂箱刚度、加大合箱时的压箱力或紧固力,并适当降低浇注温度,使金属液的表面提早结壳,以降低金属液对铸型的压力。合格的覆膜砂在制芯时发现砂芯断裂变形:制芯时砂芯的断裂变形通常会认为覆膜砂强度低造成的。实际上砂芯断裂和变形会涉及到许多生产过程。出现不正常情况,必须要查到真正的原因才能。
覆膜砂好坏的判断标准
1.高温抗压能力:在铸造零件时,覆膜砂的砂芯需要有1000度到1500度的抗压强度,极高的抗压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达不到标准的覆膜砂是不可以使用的。
2.耐热时间:因为在铸件时,覆膜砂的砂芯中温度会达到1000度到1500度的高温,质量较差的覆膜砂会出现变形融化溃散等现象,而好的侧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脱壳性能:好的覆膜砂还有好的抗脱壳能力。
液体金属在充填过程铸造覆膜砂型腔的影响?
由于金属型铸造覆膜砂没有退让性和无透气性等特点,金属型在充填和浇注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一方面随着铝液金属的充填被压缩;另一方面又被迅速强烈加热,引起压力升高,结果造成充型反压力,阻碍铝液金属充填型腔,当压力超过一定极,气体就可能冲破金属液流束的表层,通过内浇口向外逸出,破坏金属液连续流动,并造成强烈氧化,在气体穿越金属液时,如果受到初晶或凝固层的阻挡,便会留在金属液中形成气孔。
当带有砂型的金属型铸造时,液体金属在充填过程中,砂型受到粘结剂分解以及涂料未烘干或金属型预热不充分的影响,都会增加型腔内的气体量,当型腔内的气体不能充分排出时,气体便滞留于铸件形成气孔,而部分残留气体则富集于铸型壁与金属液之间形成“气阻”,这些气阻则使铸件出现浇不足或冷隔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