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型有两种类型:①陶瓷型全由陶瓷浆料浇灌而成。其制作过程是先将模样固定于型板上,外套砂箱,再将调好的陶瓷浆料倒入砂箱,待结胶硬化后起模,经高温焙烧即成为铸型。②采用衬套,在衬套和模样之间的空隙浇灌陶瓷浆料制造铸型。衬套可用砂型,也可用金属型。用衬套浇灌陶瓷壳层可以节省大量陶瓷浆料,在生产中应用较多。
陶瓷型铸件表面粗糙度可达Ra10~1.25微米,尺寸精度高达3~5级,能达到少无切削加工的目的。陶瓷型铸造生产周期短,金属利用率高。大铸件可达十几吨,主要用于铸造大型厚壁精密铸件和铸造单件小批量的冲模、锻模、塑料模、金属模、压铸模、玻璃模等各种模具。陶瓷型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与用机械加工方法制成的模具相媲美,而制造成本则比用机械加工方法制成的模具低。
我们生产工艺的方法越来越多了。砂型铸造就是指在砂模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式。钢、铁和大部分有色铝合金铸件都可以用砂型铸造方式得到。因为砂型铸造常用的外观资料容易得到,铸型生产制造简单,对铸件的散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很多生产均能融入,一直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上加工工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砂型铸造工艺的特点。
化学硬化砂型的强度比粘土砂型高得多,而且制成砂型后在硬化到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后脱膜,不需要修型。因而,铸型能较准确地反映模样的尺寸和轮廓形状,在以后的工艺过程中也不易变形。制得的铸件尺寸精度较高。
由于所用粘结剂和硬化剂的粘度都不高,很易与砂粒混匀,混砂设备结构轻巧、功率小而生产率高,砂处理工作部分可简化。
让喷有一层细砂的蜡模在设定的室温下自然风干,但不能影响内部蜡模的形状变化。自然风干时间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内部复杂性。精密铸件一次风干时间一般在5-8小时左右。
初次喷砂自然风干后,继续在蜡模表面涂工业胶,再喷第二层砂。第二层砂的粒径比之前的一层砂更大更粗。喷涂第二层砂后,让蜡模在设定的恒温下自然干燥。
在第二次喷砂和自然风干后,类比进行第三次喷砂、第四次喷砂和第五次喷砂。要求:-根据产品表面要求、体积大小、自重等调整喷砂次数。喷砂次数一般为3-7次。-每次喷砂的砂粒大小不同。通常后道工序的砂比前道工序的砂厚,风干时间也不一样。一个完整的蜡模上砂的生产周期一般在3~4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