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覆膜砂型腔的影响?
由于金属型铸造覆膜砂没有退让性和无透气性等特点,金属型在充填和浇注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一方面随着铝液金属的充填被压缩;另一方面又被迅速强烈加热,引起压力升高,结果造成充型反压力,阻碍铝液金属充填型腔,当压力超过一定极,气体就可能冲破金属液流束的表层,通过内浇口向外逸出,破坏金属液连续流动,并造成强烈氧化,在气体穿越金属液时,如果受到初晶或凝固层的阻挡,便会留在金属液中形成气孔。
当带有砂型的金属型铸造时,液体金属在充填过程中,砂型受到粘结剂分解以及涂料未烘干或金属型预热不充分的影响,都会增加型腔内的气体量,当型腔内的气体不能充分排出时,气体便滞留于铸件形成气孔,而部分残留气体则富集于铸型壁与金属液之间形成“气阻”,这些气阻则使铸件出现浇不足或冷隔缺陷。
湿态类覆膜砂包括哪两种
湿态覆膜砂包括机械类和手工类两种。各机械类覆膜砂的主要成分、特点及适用范围如下:
湿态机械类覆膜砂
它是一种在室温下呈湿态的覆膜砂。在室温下长期存放不会自然固化(可存放1年以上),根据不同铸件的技术要求可使用湿态高强度低发气等各种不同特性的覆膜砂,该覆膜砂可完全替代热芯盒砂(射芯机射头不用改装来生产各种材质和各种类型的铸件)。
湿态手工类覆膜砂
该覆膜砂湿压强度可在0.1~0.3MPa内任意调整。存放期超过3 个月,适用于手工造型或制芯(类似于桐油砂和合脂砂),在室温下脱模后,将型(芯)放入烘箱或烘炉内加热,加热温度250~350℃,加热时间3~10min,固化后的型(芯)具有强度高、发气量低、蠕变形量小、不吸潮等特点。该覆膜砂适于单件、小批量及精度要求较高铸件的生产,特别适于乡镇企业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型(芯)加热固化时,必须等待炉温达到所需的温度时才能放入加热,切忌随炉升温加热。
铸铁覆膜砂的生产工艺
铸铁覆膜砂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冷法覆膜、温法覆膜、热法覆膜三种,目前覆膜砂的生产几乎都是采用热覆膜法。热法覆膜工艺是先将原砂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分别与树脂、水溶液和硬脂酸钙混合搅拌,经冷却破碎和筛分而成。由于配方的差异,混制工艺有所不同。目前国内覆膜砂生产线的种类很多,手工加料的半自动生产线约有2000~2300条,电脑控制的全自动生产线也已经有将近50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例如某铸造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可视生产线,其加料时间控制到0.1秒,加热温度控制到1/10℃,并且可以通过视频时时观察混砂状态,生产效率达到6吨/小时。